初見心經時, 整篇看不懂, 卻又覺得似乎有很深的道裡蘊藏其中. 研究幾年後, 我嘗試把我的理解寫下, 未來若有更深的體悟, 我會再修改.
觀自在菩薩,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 照見五蘊皆空, 度一切苦厄.
觀世音菩薩, 在以大智慧深行世間時, 像用光照射到一切來觀察, 得以見到一個五蘊(色,受,想,行,識)都是空的現象, 體悟這道理後, 所有令人感到苦厄的根源, 將不再分別而能安然度過.
舍利子, 色不異空, 空不異色, 色即是空, 空即是色.
什麼是空呢? 就是佛對舍利子所說的, 色相跟空沒有什麼不同, 你可以用色相來了解空, 反過來說, 空和色相也沒有不同, 你了解了空之後, 也可以用空來看色相. 總而言之, 色相就是空, 反過來說, 空也就是色相.它們是同一個東西.
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.
色受想行識是五蘊, 由色而有受, 由受而有想,由想而有行, 由行而有識. 由色開始, 而蘊含受想行識. 既然色即是空, 那蘊育出的受想行識, 也都是空. 可以這樣說: 受即是空, 空即是受…識即是空, 空即是識.都是這樣.
舍利子, 是諸法空相, 不生不滅, 不垢不淨, 不增不減.
既然色即是空,為什麼不講色而要說空呢? 因為色相看得到, 而能做出分別. 但空是看不見, 而沒有分別. 佛對舍利子說, 可以這樣來了解空, 它不會無中生有, 也不會消失不見, 無從分辨它是被染污, 或是沒有被染污, 你看不到它增加, 也看不到它減少. 若要由相來看, 那不是看得見的色相, 而是看不見的空相.
是故空中無色, 無受想行識, 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身香味觸法.
因此, 了解空之後, 再由空的角度來看五蘊, 你就知道, 五蘊不再有分別, 等同沒有五蘊. 那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,沒了五蘊也無從分別, 等同沒有六根, 那色身香味觸法這六塵, 既然沒了六根, 六塵也沒有了分別, 等同沒有了六塵.
無眼界, 乃至無意識界.
也就是說, 從眼界開始的六根都沒有了, 六塵也沒有了, 一直到意識範圍的五蘊也沒有了.
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.
若是從十二因緣(無明, 行, 識,..老死)來看, 無名也沒有了,行沒有了…到老死也沒有了. 雖然從色相上看, 並不是這樣, 並沒有無明盡,還是有各種無明….還是不斷有老死.
無苦寂滅道.
若是從四聖諦(苦,寂,滅,道)來看, 苦,寂,滅,道也都沒有了, 雖然從色相上看, 仍然不斷遇到.
無智亦無得.
以大智慧而言, 也是沒有的了. 雖然從色相上看, 仍是有的. 得與失,道裡也一樣.
以無所得故.菩提薩埵,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 心無罣礙.
因為無所得亦無所失, 菩薩有大智慧能證得, 因此心中不會有阻礙也不會有牽掛.
無罣礙故, 無有恐怖, 遠離顛倒夢想, 究竟涅槃.
因為菩薩心中沒有阻礙也沒有牽掛. 所以沒有對什麼能感到恐怖的, 更不可能發生顛倒或是夢想的事, 而能進入沒有煩惱的境界.
三世諸佛,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.
前世, 現世與後世的各佛, 也依此大智慧的原因, 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.
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 是大神咒, 是大明咒, 是無上咒, 是無等等咒, 能除一切苦, 真實不虛.
所以我們知道”般若波羅蜜多”是具有大神力的咒語, 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咒語, 是沒有其它在它之上的咒語, 是沒有其它等同它等級的咒語. 它能根除所有的苦, 這是千真萬確的, 沒有任何虛假.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 即說咒曰: 揭諦揭諦, 波羅揭諦, 波羅僧揭諦, 菩提薩婆呵.
所以來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 就是這樣念: 揭諦揭諦, 波羅揭諦, 波羅僧揭諦, 菩提薩婆呵.